编者按:佘去媚是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的英语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很有见地,深受学生欢迎。本学期,佘老师给大一学生上基础课,学院几次抽查,凡是她上的课,到课率均为100%。鲁世杰院长对此很感兴趣,希望她能公开介绍一下自己的教学经验,给其他教师一点启示。在这里,我们发表佘老师撰写的教学心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学生为主体,快乐学英语
我这学期任教的是英语专业04届的基础英语课,是代另一位老师的课。
我很珍惜这个机会,因为我以往都教高年级的英语课。 我知道第一年的学习对学生大学四年的成功有多么重要。 大一学生才刚刚开始把英语作为专业来学,他们的路还长,目前最需要的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兴趣、习惯、自信的培养。英语的知识浩如烟海,就算老师利用了上课的每一秒钟,又能传授多少分之一?而有了足够的兴趣与自信,良好的习惯,学生就会很主动去找知识,用自己最有效的办法学到知识,更自信地应用知识。
据我了解,大一学生中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的为数不少;有的学生说是感兴趣,但学习起来却无精打采。 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帮助他们克服迷茫,找到动力,对这些学生来说,接下去的几年该有多痛苦,多浪费。 但怎么帮助? 怎么引导? 英语重要等大道理,学生已听得多了,选择英语专业本身说明他们知道英语的重要,但理性的认识不能代替感性上的厌倦。 我认为一年级教学的重点不应是一词一句的讲解与操练,而是帮助学生找到兴趣,找到快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变等食为求知。 为此,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课堂是学生表现能力的场所,不应是老师的“一言堂”
我的宗旨是:能在课外做的尽量不占课堂时间。 比如说,词汇讲解与举例一般来说占了英语课讲课的大半时间,久而久之,养成了学生依赖老师,依赖课堂的习惯。 而实际上,大量的词汇学习应该是,也只能是学生自己的事。 但大多数学生不了解词汇学习的有效方法,缺乏恒心,需要老师给于指导,进行必要的督促,并在课堂上检查。 这学期一开始我就对学生的词汇量进行了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给他们提出了词汇学习近期及长远的目标,并分几次介绍演示了词汇学习的有效方法。 同时,我布置了本学期课外学习的任务:每天3000字的阅读量,10个单词的词汇量。 并事先讲明要检查三次,分别在第五周,第十一周,和第十七周。
这样一来,有限的上课时间就可以用来做学生课外不容易开展,而对学好英语必不可省的教学活动。 比如对语言现象的深层次讲解,对语言点的答疑,对语言知识的检查,但最重要的我认为是对所学语言知识的大量使用,语言能力的实际应用,而且使用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检查。 我设计了不同的课堂活动,尤其是能让学生找到好感觉的活动。 比如说,每周的第一堂课以“一周要闻回顾” (Review of the week)开始。 我不仅要鼓励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更要把课堂参与作为课外阅读与思考的延伸。 因为是英语专业,上课自然用英语参与为前提,但大一学生大多用英语表达有困难,所以我不一味鼓励即兴参与,我要求学生每天有半小时的课外英语阅读,包括浏览要闻,这种有准备的参与,学生才会有收获,才会有成就感,才会积极主动。
每周的另两次课则以全班学生分享平时阅读中发现的精彩语句开始。 在学生这个年龄,对名言名句情有独钟,所以热情很高,每次十五分钟还常常不够。 通过讨论,经常复述,可以帮助学生习得许多意义深刻、用词地道的英语句子与段落。
我还经常出些新点子,让学生对上课有一种新鲜感,因为“厌” 和“倦”是分不开的, 感到“厌倦”的学生是很难学有成就的。 比如,我对课本中根据我对语言应用的体会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适时穿插语言应用中易犯的错误典故,让学生笑上一笑,活跃一下气氛。
上周三,我所教的两个班级还各自在教室里举行了一场“英语模仿秀表演,” 全班人人参加,电影片段,英语歌曲,让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的天赋,并当场投票选举出了最佳节目和最佳演员,大家好开心,好几位学生主动上台对这个活动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这些都是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 英语老师最多的抱怨是学生上课没有积极性,不爱参与。 但实际上,表现欲人人生来有之,小孩子爱表演就是天性,长大后逐渐就变了,为什么? 不是因为表现欲没了,而是因为很少有表现的机会,或者每次表现都受到批评的缘故。
功夫在课外:增加课外交流时间,以方便学生为前提
如果说学生学习的功夫在课外,老师的教学也一样。 与学生交流最关键的一条是尊重他们,欣赏他们。 学校从这学期开始要求任课老师每周安排两小时的答疑时间,其实我一周两次(四小时)的office hour是我一贯的习惯。 这学期根据学生要求把时间一次按排在下午,一次在晚上。 我的office hour经常是门庭若市,而且应学生要求,以英语交流为主。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但我发现学生以诉说自己的困惑为主。 中国学生普遍都比较谦虚,总说自己哪些方面不行,哪怕是听到表扬,也会迫不及代的提出自己哪方面还做得不够。 但我想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被别人注意,自己的成绩被别人肯定。 “三句表扬,一句批评”是我在美求学任教十年中体会最深的教学理念。 “成功后的一千句表扬不如失败后的一句鼓励” 是我最欣赏的一句话。 事实上,只有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欣赏学生,学生才会欣赏你,信任你,才会喜欢你的课,才会进而对你的专业感兴趣。(佘去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