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综合时讯

General News
“保研”“考研”经验交流会举行
发布时间:2004-10-28 信息来源:城院宣传办


学院领导鲁世杰、庄华洁与保送生合影留念


10月27日下午,城市学院举行“保研”“考研”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院长鲁世杰出席并讲话。杨吉、费佳儿等6位免试保送生和99级、00级考取浙大研究生的伊蔚、鲍璐茜应邀参加。副院长庄华洁主持交流会。

中国在未来的几年里不缺大学,但缺少高水平的大学。决定学校水平高低的关键在于学生质量的好坏。考研热情的高涨,研究生培养的加快无疑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大台阶。考研队伍的壮大,对于学校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对于个人发展来说,更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鲁世杰说,城市学院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但考研与这样的定位不仅不矛盾,相反还是有机统一的。社会上相当部分研究生学历的人并未一直从事科研工作,他们中的不少人是在应用型岗位上工作,他们的加入,提高了岗位的技术含量,而他们也成为更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举办这样的经验交流会也就显得意义深远。

明确目标 坚持不懈

与会的学生多数谈到,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多数人都会面临一个抉择:考研还是找工作。那时,往往会有许多不错的职业对你产生诱惑。如果这时想“两手都抓”,结果两个都不能兼顾,最终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浙江大学在读研究生伊蔚和鲍璐茜一致认为:在这个非常时期,只能是“该出手时才出手”。当目标明确下来后,就应该时刻牢记“坚持”。几个月的考研复习是枯燥的,是繁琐的,甚至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瓶颈期”,这时只有坚持、坚持再坚持,才不至于前功尽弃。许多失败者往往都是中途放弃者;而那些忍受住了寂寞,抵挡住了诱惑的人最终都印证了那句“阳光总在风雨后”。

心态平稳 全力以赴

在辛苦的考研复习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为自己寻找良好的学习环境,时刻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定个作息表,学会劳逸结合,找几个志同道合的“研友”相互交流鼓励等等,都是不错的方法。此外,参加一些辅导班,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多练些真题;多搜集些资料,都是有帮助的。与会的优秀学生表示:只有在良好的心态下,才能全力以赴;也只有在全力以赴后,才会取得成功。

树理想、明态度、讲方法、抓时间

城市学院前两届学生在考研中成绩喜人,除了有通过自身努力考取研究生的优秀学生外,还有一些在大学学习中表现突出而获免试保送资格的学子。在交流会上,已保送浙江大学法学院法理学研究生的杨吉同学在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说,树立理想(目标)是一切行动的动力和源泉,是前行路上指明方向的明灯。有了它,才不致在大方向上产生偏差。作为学生,如果能懂得抓住零星时间,如果能学会有效的学习方法,那么可谓是事半功倍。现今,很多学生往往处于“迷茫状态”或是“郁闷路口”,这就是没有动力、没有目标、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表现。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拖沓的习惯,态度不认真,一副不在乎或故作“愤青”状的样子就摆了出来,这对于自身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要克服这种现象,就要明确目标,摆正态度。

关心学生 营造氛围

一所学校最大的成功莫过于它培养的学生一个个都能成才。院长鲁世杰在作总结发言时认为,城市学院必须及时了解市场对教育人才的需求,相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努力作好考研工作。考研大军的存在和壮大对学院的学风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随着学生考研录取名额的增加,学院名誉度也将跟着上升。这对在校学生,对城市学院来讲都是一笔可贵的无形资产。鲁世杰表示:学院将在师资和环境方面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认真做到“人人关心教学,处处关心学生”。同时,他也衷心希望考研的学子能下定决心,百折不挠,坚持到底,迎接最后的胜利。

(记者 张璐 摄影 张晓燕)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