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城市学院计算分院转入浙江大学本部就读的何睿同学给该院刘明睿老师发来了一封信,汇报一年来在浙江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及思想状况。书信内容真实,感情真挚,值得一读。信中提出,城市学院学生要学会“自信、自尊、自爱”,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启迪。――编者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离开城院已整整一年了。去年临走时,我心里很明白,决不能辜负城市学院各位老师的期望,一定要在浙大表现得好,因为那是身上所背负的使命。我要给师弟师妹们做出榜样,刻苦钻研,打好基础,争取好成绩,为我们城院的同学争光。
刚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时,这里还是个大工地呢。进校区的路都是烂泥路,没有水泥路。铺路机,卡车,压路机,各种建筑机器随处可见。有些教学楼都还没有完工呢。生活上的困难也不少。报到时费了一番周折。转学的同学起先被安排住在“清溪”,而浙大数学系的同学住在“紫云”,两栋宿舍楼相距较远。两周后我才搬过去,与浙大的同学住在一起。
浙大的专业的课程与城院有些不同,有许多课程我都没有修过,所以去了之后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补学分。大二上半学期的课程相对轻松一些,因为我在城市学院已经学过《数学分析》,所以在浙大学完这门课就比较轻松。其它课程有不少是计算机方面的,是我的专业,只要平时多上机练习,都能得到挺不错的成绩。到了大二下半学期,就几乎全是数学课了,并且又要开始准备数学建模比赛,感觉上时间渐渐不够用了。四门数学课,再加补修的课程,让我应接不暇,期末考试成绩不如上学期好,平均只有80来分,不像以前都能上90分,令人遗憾。
浙大紫金港校区的硬件设施很好,与城院不相上下,但我体会更多的是名校的学习气氛。新校区沿袭了浙大的求是学风。周围发奋读书的同学很多,给人一种很紧张的压迫感,特别是高年级的同学。图书馆去晚了的话,连座位都没有,自修室的上座率居高不下,晚上的教室几乎和白天上课一样满座。晚上11点之后,自修室照样有人孜孜不倦地继续学习。看到这样的景象,我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的信念。因为,原本的基础可能就比不上别人,再多玩乐,那我们转学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我知道,在这里除了学知识外,还要向浙大的师生展示城市学院学生的良好形象,要以实际行动告诉他们,城市学院的同学靠勤奋照样可以学得比浙大的同学好。我们一定要自信,并且自尊、自爱,才能做得更好!
虽说城市学院目前的校园学术氛围还及不上浙大,但氛围是可以创造的,当大环境还不如意时,我们可以创造一个适合自己的小环境,这对个人的发展很重要。特别是初进大学的新生,一定要订好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并为之付出持久的努力,这样才能不断上进,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切记:不要随波逐流,放纵自己,要相信,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上!
以上是转入浙大紫金港校区学习生活一年后个人的一点感受和想法,相信不会让城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失望,也希望能对师弟师妹们有些启示和帮助。
浙大本部城市学院转读生 何睿
2003.10.1
(城市学院计算分院刘明睿老师推荐 本网对部分内容作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