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主办期刊《中国高等教育》在2003/13-14期上刊登题为“用新的机制办好名校独立学院”一文。文章介绍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依托名校独立办学,扩张优质教育资源,满足考生的就读需求,创新办学机制和模式,为浙江省及杭州市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赢得先机,作出贡献的经验。
文章说,以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创举,是更快更好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创办于1999年7月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是教育部首家批准试办的独立设置二级学院,它依托名校独立办学,扩张了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了考生的就读需求,创新了办学机制和模式,为浙江省及杭州市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赢得了先机,作出了贡献。
文章认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依托浙江大学,与浙江省电信集团公司合作,具有名校办学、政府支持和机制灵活的优势。
首先是利用名校的品牌效应,提升独立学院的知名度。浙江大学是浙江学子向往的一所著名高等学府,许多考生即使进不了浙大,仍希望利用浙大优质资源接受高等教育。浙江大学的品牌效应,大大提升了城市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次是合理定位、科学管理,促进独立学院的良性发展。浙江大学定位于研究型,而城市学院定位于教学型,两校共享资源,共同发展。城市学院瞄准人才培养的“本科应用型”目标,要求毕业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又有灵活的运用能力,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城市学院是浙江大学举办的新型独立二级学院,因此,校本部对学院的管理和教学给予了积极支持。目前,城市学院40%以上的专任教师和管理干部是从浙大的在职教师和干部中聘任,各分院(系)负责人由浙大相关院系负责人兼任。
第三是共享优质资源,尽可能地为独立学院创造好的发展条件。浙江大学向城市学院输出优质教育资源,派送大批优秀专职教师,确保学院初创时期的教育能力,并为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打下基础。四年来,浙大已为城市学院输送了120名专职教师和管理干部。将装备优良的实验室、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为城市学院提供有偿实验教学服务。通过加强网络建设,城市学院与浙江大学本部保持信息传递和沟通的紧密联系。
第四是作为城市学院的行政主管部门,杭州市政府对学院的建设发展和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杭州市政府是城市学院的股东,分管副市长担任学院法人,对学院的创建和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市领导多次来学院考察工作,召开现场办公会,商议解决学院建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学院建设用地由市政府行政划拨,城市学院建设工程作为杭州市的重点工程,市长亲自出任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学院所在行政区的区长担任拆迁工作小组组长,按超常规方式运作,大大加快了学院的基本建设。市政府在学院建设初期投入启动资金6000万,对城市学院的发展用地和教学设施建设更是给予积极支持。将收取的征地规税、规费给予一定的减免,减轻了学院资金负担。专门为学院组建了由28个委局办组成的产学研合作委员会,为城市学院提供教学实习和实践基地;大型展会活动优先聘用城市学院学生参加工作。市人事局牵头,联合市属机构举办“城市学院1999级学生就业招聘会”和“城市学院2000级学生实习洽谈会”,召集省内外和杭州市用人单位在校园开展现场定向招聘活动,向毕业生提供“适销对路”岗位,为学院开展教学改革和办学特色建设创造条件。
( 文章详细内容请见本新闻网“媒体报道”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