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至11月1日,2025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举行。活动中,联合国人居署中国未来城市顾问委员会(CFCC)发布了《未来城市顾问展望2025:人工智能和城市》旗舰报告,由中国工程院王坚院士领衔,浙大城市学院与上海海纳工程院、杭州云栖工程院等研究机构作为支持单位参与了有关项目的研究和报告的撰写。

在全球智慧城市转型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城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人工智能应用和可持续发展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探索经验,为世界城市日主题提供了生动诠释。《未来城市顾问展望2025:人工智能和城市》研究报告全面阐述了城市大脑的理念、路径及全球价值,收录了杭州的“全市一个停车场”、“亲清在线”、“多游一小时”、浙大城市学院“校园大脑”等经典场景。浙大城市学院城市大脑研究院团队在报告的编写中贡献了中国城市实践的前沿经验与系统思考,展示了城市大脑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实践成果,也为全球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示范路径。

世界城市日全球庆典每年在不同城市举办,聚焦特定主题,2025年世界城市日的主题是“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浙大城市学院城市大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方洁教授主持了活动中的“人工智能科技赋能可持续城市发展”的主题对话。城市大脑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吴戡博士在对话中发言,诠释了城市智能的核心架构,阐述了从应用到场景、从场景到全景的分阶段实践路径,并提出了以人为本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青年使命。
2025年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提升城市对外开放合作,加强人居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提升世界城市日的影响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也对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未来城市顾问展望2025:人工智能和城市》研究报告的发布,是浙大城市学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参与人居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的具体实践。
小贴士:
01 联合国人居署
联合国人居署(United Nations Human Settlements Programme)是联合国系统内推动可持续人类住区发展的专门机构,总部设于肯尼亚内罗毕。该机构以促进社会与环境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实现“人人享有适当住房”和“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技术援助、知识共享等方式在90多个国家开展城市治理、住房保障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出版物包括《世界城市状况报告》及《世界人居年度报告》,并与中国合作表彰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城市案例。联合国人居署中国未来城市顾问委员会(CFCC)致力于促进科技与城市之间的融合创新,实现更可持续的城市未来,每年发布《未来城市顾问展望》旗舰报告。
02 世界城市日
世界城市日是联合国设立的首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也是首个由中国政府发起的国际日。世界城市日起源于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随后中国政府向联合国人居署提出设立一个专注城市议题的国际日。联合国大会于2013年正式通过决议,将每年10月31日定为“世界城市日”。从2014年上海的“Leading Urban Transformations”到2024年开罗的“Urban Heritage and Innovation”,世界城市日主题紧扣时代脉搏,映照着城市实践的演进。2025年世界城市日以“People-centred Smart Cities”为主题。
责任编辑:孙亚飞 张丹
审核:张丹
终审: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