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斯坦福大学发布了2022年度全球顶尖科学家榜单,榜单分为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和年度影响力排行榜,榜单基于多项引用指标综合排名。工程学院土木系教师魏纲教授分别榜上有名!魏纲教授已连续三年榜上有名。




学院土木学科建设持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新工科人才,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干在实处,勇于探索,在建设“新工科排头兵”的征程中奋勇先行。土木工程学科是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土木工程)(2016年)、浙江省重点学科(岩土工程)(2011年),杭州市重点学科(岩土工程)(2008年)、杭州市重点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2013年),拥有浙江省城市盾构隧道安全建造与智能养护重点实验室(2021年)、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2021年)、地下工程安全与监控技术杭州市重点实验室(2013年)、浙江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隧道与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2015年)等平台。
土木工程学科设有土木工程专业和智能建造专业,2022年获批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实现本硕一体化培养。现有专任教师43名,含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151人才6人,省中青年科学带头人2人,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高层次拔尖人才2人,省百名科技自主创新青年标兵1人,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享受杭州市政府特殊津贴3人,获评杭州市高校优秀创新团队(地下工程灾害机理与防治研究团队);浙江大学博导1人、华东交大博导4人、浙大硕导12人、其他高校硕导40余人次。同时,聘请高层次人才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青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
近6年成果丰硕,省部级以上奖项24项(其中二等奖5项),全国行业学/协会科研奖30项(其中一等奖2项);国家级项目立项12项,省级项目立项24项,社会服务类项目153项,科研经费约为8124万元;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274篇(SCI和EI收录论文占比63%),获得发明专利158项,出版专著4部。学科创新能力逐年提升,已在隧道建设安全控制、路基加固、基础设施智慧养护、数字化管理平台等方面取得多项关键技术和重大研究成果。
下一步,工程学院继续加强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不断完善科研工作机制体制,进一步探索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加高质量、高要求、高标准地立足城市,服务地方,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省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级一般项目3项、地厅级科研项目6项;主持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主参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重点项目3项、省级一般项目5项。研究成果获得49项奖励(其中省部级15项、地厅级15项)。发表科研论文399篇(其中SCI收录47篇、EI收录154篇),发表教改论文31篇。出版专著3本、编著1本。
授权发明专利71项(作为第一发明人授权32项)、授权美国发明专利2项、日本发明专利5项、卢森堡发明专利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33项(作为第一发明人授权85项)、登记软件著作权37项(作为第一发明人30项)。
荣获全国模范教师、浙江省三育人岗位建功活动先进个人、杭州市先进科技工作者、杭州教育工匠、杭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教师、拱墅区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杭州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杭州市C类高层次人才。入选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杭州市“131”优秀中青年培养计划第一层次人选。
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土工程信息技术与应用分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CSTT)专家委员会顶管隧道专家。担任《隧道建设》期刊青年编委、担任《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期刊青年编委。担任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等20多家期刊的审稿人。
转自浙大城市学院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