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Headline
“校长第一课”上,杨波校长寄语新生:在时光的磨砺中成为最好的自己
发布时间:2025-09-08 信息来源:宣传部

“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洞察行业变革,突破思维定式。”


“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结,构建逻辑框架,培育跨学科思维能力。”


“执行力能够让你的想法走出纸面,让你的目标走进现实。”

“当代青年应该担负起时代的使命,这是历史的传承,现实的需要,是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更是民族使命的召唤。”

……


    9月2日,浙大城市学院校长杨波在风雨操场为2025级本科生新生、研究生新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长第一课”。她以“大大的世界”“小小的我”“未来的你们”三个篇章为主线,引导新生担当使命、思考未来,树立目标、追逐梦想,鼓励新生们“在时光的磨砺中成为最好的自己”。


洞悉时代潮流,校准成长罗盘


    洞悉时代,方能把握未来。杨波从国际局势的变幻讲到中国科技的崛起,指出“历史和现实对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国家的强大、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坚实保障,必须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今天的盛世中国,是无数英雄烈士用血肉筑成的;我们拥有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只因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当代青年应该担负起时代的使命,这是历史的传承,现实的需要,是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更是民族使命的召唤。

    青年大学生要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浙江正着力推动“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杭州正致力于打造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从浙江省、杭州市的高质量发展谈到城院的使命担当,杨波表示,浙大城市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和实践智慧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她表示,学校将全力助推每一位同学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鼓励大家拓宽视野、突破专业局限、勇敢探索跨学科领域。她还向详细新生们介绍了各学院的办学特色与资源平台,并表示学校将始终与同学们携手共进、教学相长,一起追寻心中的光。


汲取前行力量,坚定人生选择


    从漫漫求学之路到矢志报国的科研历程,杨波以自身经历为例,向新生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感悟,其中包含她人生中的三个关键抉择。每次走到决定人生命运的重要分岔路口,杨波都选择了那条看起来“更难”的路。

    选择药学并一直攻读到博士学位,为她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选择出国深造,拓宽了她的国际视野,使她具备前瞻性的眼光;学成选择回国,实现了个人价值与国家需求的同频共振。每一次选择,都是自我突破与成长的阶梯。她希望同学们立足国际视野,用未来的、发展的眼光,做出不负时代、不负自己的决定。


新时代的接班人:五大维度全面锤炼


    杨波认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应当从五个维度全面锤炼核心素养:

    价值——具备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确立行动的道德坐标与精神动力;

    认知——具备批判思维与创新意识,驱动深度思考与突破性想法的生成机制;

    协作——具备沟通力与团队领导力,构建有效的关系网络与组织效能;

    行动——具备执行力与抗压韧性,将目标转化为成果的可持续行动体系;

    工具——具备操作应用与思维能力,掌握技术工具与抽象建模的实践能力。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带领团队勇攀科技高峰,“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滇西教育50余年,郎平书写一代中国女排的荣耀与坚韧,冯骥以《黑神话悟空》游戏重构东方美学,感动中国人物庞众望面对困境和挫折依然阳光向上……她用一个个丰富生动的实例阐释核心素养的内涵,寄语同学们勇担时代大任,积极运用批判思维与创新意识,重视团队组织与协作,提升执行力与抗压韧性,灵活运用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你们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们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杨波表示,希望同学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以匠心致初心,以初心致未来,成就自己的事业,活出自身的价值!

    雷鸣般掌声的背后,是无数学子触动的内心。


    “校长第一课如晨钟暮鼓,发人深省,‘弱国无外交’的警言揭示出:我们所学不仅为己,更是护佑家国的基石。她追溯神州大地的奋进历程,讲述了黄旭华、钱学森等先辈的事迹,让我感受到这份将‘小我’融入‘大我’的精神火炬的力量。这堂课让我们认知时代重任,也更坚定前行的信心。杨校长让我们相信英雄并非天生,卓越起于微末。吾辈既受星光指引,也愿循着先辈温暖而清晰的足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汤鑫浩说。


    “杨校长在强调教育、科技与人才重要性的同时,也深入介绍了城院的发展历程与学校‘立足杭州、服务浙江、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我深深体会到学校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当我们怀揣梦想却不知如何前行时,杨校长分享了她个人的求学经历。她的故事让我明白:学习的意义将在人生长路上逐渐显现,只要勇于行动,必有所获。我们也从中深切感受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的理想关系。杨校长的课堂或许只有两小时,但她所传递的信念与智慧,必将长久地陪伴我,照亮前行的道路。”建筑学专业学生蒋昀祺说。


    新闻学专业学生李泽右表示:“杨波校长殷切嘱托我们,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做眼光长远的发现者,积极与人工智能时代接轨,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力量。她以自身为例,鼓励我们怀抱理想与信念,她的话语如夏日甘泉,滋养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石涵说:“杨波校长从在实验室昼夜攻关的真实故事讲起,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大学不仅是汲取知识的殿堂,更是梦想生根发芽的土壤。‘保持好奇’——这句叮嘱像一粒种子落进心里,让我恍然意识到,真正的成长,既源于课堂中的积累,也来自实践里的担当。”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柴路畅说:“校长带我们回顾历史、细品今朝、展望未来。跨学科的对话与思辨,让我意识到大学四年既要深耕专业,也要拓宽视野、拥抱更广阔的知识星空。庞众望、刘春等人的经历,让我体会到卓越源于逆境中的自我淬炼,生活虽有挫折、困难与迷茫,却都是成长契机。我将带着这份感动与思考前行,让这节课播下的种子,生长出属于自己的风景。”


责任编辑:张丹

审核:孙亚飞

终审:李磊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