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Headline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叶阳研究员做客“城院大讲堂”
发布时间:2025-09-02 信息来源:宣传部

8月3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叶阳研究员做客“城院大讲堂”,以“弘扬新药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为题为医学院2025 级新生讲授 “开学第一课”。校长杨波出席活动,并为叶阳研究员颁发纪念牌。

机遇与挑战

当今世界,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医学和药学领域,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深入实施,医药卫生事业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迫切需要新一代医药人才挺身而出的时代。叶阳从医药领域发展的时代背景切入,强调当前学科发展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日益深入、临床需求导向更加明确、技术创新加速突破等特征,向全体新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时代变了,形势变了,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怎么做?

一脉传承的“新药精神”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前身是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创建于1932年,经过几代药物所人的努力,上海药物所已发展成为学科齐全、成就卓著、人才荟萃、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综合性药物研究机构,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创新药物研究基地之一。叶阳用生动的故事讲述了药物所93年来一脉传承的“新药精神”,那就是“为民”“执着”“融合”“自强”。“寻找治疗疾病的新药,为人民解除病痛”是赵承嘏先生于建所初期确立的办所宗旨。药物所总是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第一时间站出来承担科研攻关任务,发挥新药创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作用。药物所在建所初期条件艰苦、举步维艰,加之新药研究是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些都造就了药物所人“坚守、坚持、坚定”的“执着”个性。众所周知,药物研究是多学科集成的综合科学工程,药物所人遵循新药研究规律和药物研究多学科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以“融合”的人文意蕴激励研究者向着最利于新药研究的方向前进。而善待挫折、宽容失败,是鼓励探索、激励新药研究成功的共识,也是药物所人赋予“融合”的新含义。叶阳强调药物所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要走一条自立、自给、自信的“自强”道路。只有紧跟时代脚步,聚焦原始创新,抓住历史机遇,回应实践需要,走出一条自强不息、守正创新的新药研发之路,才能在新征程上肩负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

传承精神,开创未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叶阳结合个人成长及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发展历程故事激励同学们:一要怀揣为民服务的情怀。医药事业的本质是服务人民健康,作为未来的医药工作者,希望同学们要时刻铭记医学的初心是“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二要锤炼坚韧不拔的意志。医药研究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乐观和坚韧,在挑战中不断成长。三要培养创新融合的思维。现代医药发展越来越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研发正在成为新趋势,希望同学们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主动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参加跨学科的项目和活动,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四要树立自强不息的志向。要立志推动医药领域的进步和发展,有勇气挑战权威,有胆识开拓未知,有决心解决难题。

为加强校所党建合作交流,推动党建工作与科研工作深度融合,浙大城市学院医学院药学专业教工党支部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生命过程小分子调控全国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举行了党建共建签约仪式,两个支部副书记沈洁、熊兵上台签约。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