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浙大城市学院第五届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198名代表相聚一堂,共谋改革良策,共商发展大计。
校党委书记董悦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长杨波作学校工作报告。校领导贾秀英、张德平、应方彩、斯荣喜、金滔、叶桂方出席。

本次“双代会”是在学校“六年新跨越”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号召全体教职员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建院五周年贺信”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教育强省”战略部署要求,围绕“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全面推进2025年工作高质量开展,凝聚全校教职员工的智慧力量,为奋力建设高水平一流应用型大学谱写事业发展新篇章。

董悦在讲话中指出,希望广大教职工以“建院五周年贺信”精神为指引,牢记嘱托、坚定信心,树牢服务意识、主体意识、卓越意识,当好师生利益的代言人、学校发展的主人翁、改革攻坚的排头兵,围绕2025年学校工作要点明确的8方面工作、30项要点、60项任务,书写好今年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高分答卷。
他他强调,聚焦“何为城院?”和“城院何为?”两大课题,回答好6个“如何”的问题,要聚焦36个字——“目标定、战略清;理念明、文化兴;人才强、科教兴;资源聚、实力增;机制活、改革进;校园美、管理优。”这是学校面向未来5年“谋五拼三”的总体发展方针,是写好“十年创百强”下半篇文章的总体纲领和行动指南。
目标定、战略清。就是要进一步明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扛起校院两级责任,通过改革攻坚,解决好路线图、方法论的问题,通过科学的工作机制“排兵布阵”。
理念明、文化兴。就是要进一步凝练学校发展的理念和价值追求,把握好外部环境、政策导向、学科发展、技术驱动、人口结构五大趋势,全力推动学校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转变,以城院独特的人文精神点燃发展强劲动能。
人才强、科教兴。就是要进一步汇聚培养人才的队伍,进一步提升教学与科研水平,精准引才、高效用才,以人才为牵引,充分激活发展“一池活水”,推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提质增效、提档升级、提速进位。
资源聚、实力增。就是要进一步拓展办学资源,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干部人才等多方面深化开放合作,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重点,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持续增强学校综合实力。
机制活、改革进。就是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健全优化管理制度,让体制机制成为助推学校发展的“催化剂”“助燃剂”,蹄疾步稳推进改革取得更多成效。
校园美、管理优。就是要进一步激发师生主体意识,全面打造美好校园,大力推进平安校园、美丽校园、智慧校园、人文校园、勤廉校园“五大校园”建设,提升师生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

杨波作《全面深化改革 聚力创新发展 为加快建设高水平一流应用型大学而接续奋斗》工作报告。她表示,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深化之年,学校紧紧围绕“十年创百强”奋斗目标,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全校上下团结进取、开拓创新,各项工作保持稳中快进、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许多可圈可点的办学成果,实现了“六年新跨越”的良好开局。
她在报告中分析研判了学校目前存在的短板不足,并从教育强国、教育强省战略规划高位推进,人工智能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和新发展阶段的方位坐标三个方面,对新形势下学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做了深入剖析。并结合学校2025年度工作要点,以“六个聚焦”和“六个全力打造”对年度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号召全体教职员工主动挺膺担当,全面深化改革,聚力创新发展,为加快建设高水平一流应用型大学而接续奋斗。
聚焦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健全凸显实践智慧的人才培养体系,全力打造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地。聚焦学科龙头,狠抓人才和学科关键要素,全力打造内涵式发展的迭代路径。
聚焦创新浙江建设,突出产业升级的需求导向,全力打造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聚焦开放办学,加快构建科产教城深度融合的办学体系,全力打造大学与城市赋能增势的共同体。
聚焦美好校园建设,在共享发展成果中促进师生更好发展,全力打造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先行样板。
聚焦党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全力打造党的建设的坚强阵地。
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学校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教代会提案工作报告,书面审议了教代会和工会工作报告、工会财务报告、工会经费审查报告。


会议对五届四次教代会优秀提案、提案办理先进单位和提案优秀组织单位进行了表彰。外国语学院赵君波、人文学院范雪、外国语学院殷小琴作为优秀提案代表作交流发言。

会议期间,校领导参加各代表团讨论。代表们围绕学校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既有发展的“金点子”,也有师生关切的“心头事”,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学校老领导洪庆华、王立人、包迪鸿,高层次人才代表、学院聘任院长代表,省、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市总工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代表等应邀出席大会。非正式代表的中层干部,研究生代表、本科生代表等列席大会。
责任编辑:张丹
审核:孙亚飞
终审:李磊